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内容

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2023-03-20 20:12:06旅游攻略1

1. 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卫生检疫许可证到卫生局办个就可以了

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

跨省运输活牛羊需要办理手续:

经产地检疫合格,且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并经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

回答

1、在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的省份之间调运活羊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回答

(1)免疫后超过21天,并在有效免疫保护期内;

回答

(2)所在羊群最近21天内未引进活羊;

回答

(3)在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基础上,经产地检疫合格,且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经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

回答

2、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的省份向非免疫省份调运活羊仅限屠宰用途,由免疫省份到输入地省份屠宰场实行“点对点”调运,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回答

(1)免疫后超过21天,并在有效免疫保护期内;

回答

(2)所在羊群最近21天内未引进活羊;

回答

(3)在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基础上,经产地检疫合格,且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经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检疫出证信息当天向输入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通报,并实行全程严格监管。

回答

3、非免疫省份向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的省份调运活羊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回答

(1)该羊群在调运前21天免疫;

回答

(2)所在羊群最近21天内未引进活羊;

回答

(3)在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基础上,经产地检疫合格,且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经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

回答

4、在非免疫省份之间调运活羊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回答

(1)所在羊群最近21天内未引进活羊;

回答

(2)在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基础上,经产地检疫合格,且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经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

2. 反刍动物产品

标签的设计制作

(1)公司技术部门根据公司产品配方、饲料标签国家标准(GB10648-2013)、饲料卫生标准及产品所执行的标准依据等设计标签内容并进行排版;

(2)标签设计应符合标准要求,内容应包括卫生要求、产品名称、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原料组成、使用说明、产品标准编号、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厂家信息等,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要以醒目字体标明“本产品加入药物饲料添加剂”字样,并标明该药物添加剂的通用名称、有效成分含量、休药期及注意事项等,动物源性饲料应标明“本产品不得饲喂反刍动物”字样;

(3)标签设计好后交总经理审核,总经理同意后方可印制,标签的印制数量应根据公司生产实际需要印制,若相关标准发生变化,则应重新根据标准设计新标签。

标签的发放

(1)标签印制后交由质检部门管理,质检部门根据产品执行标准对产品进行抽样化验,标签上“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中各项营养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在标签上印盖“检验合格章”,质检员应印盖质检员编号章;

(2)生产部根据当天的生产计划及时到质检部领取标签,并填写《标签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产品品种、领用数量、本班用量、退库数量、损耗数量、损耗原因及销毁情况等;

(3)标签的发放原则上需要多少发多少,

3. 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规定的牛检疫对象有

猪瘟 五号病是由五号病毒与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点是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  病原体:五号病病毒,属RNA型病毒,是种很微小的病毒。  流行病学:病畜和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它们的唾液、粪便、尿液和水泡等排出大量病毒污染周围环境而传播;也可通过飞鸟、蝇类、鼠类、犬猫和人作为传染媒介传播。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感染。本病可发生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空气成为重要的传染媒介,经呼吸道感染。  本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极高,畜群中发病后,经2—3天后,常可波及全群,引起大流行。本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症状:潜伏期:平均2—4天,最长达7天左右。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部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泡,口温高,这时口内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挂满嘴边、采食、反刍停止。水疱经昼夜破裂形成浅表的红色糜烂,水疱破裂后体温降到正常,糜烂渐愈合,全身症状逐渐好转。如继发细菌感染,糜烂会加深,发生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有时并发纤维蛋白性坏死性口膜炎和咽炎、胃肠炎,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表现红肿、疼痛,并迅速发生水疱,很快破溃,出现糜烂,或干燥结成硬痂,然后逐渐愈合。若病牛衰弱或饲养不当,糜烂部位可能发生继发性感染化脓、坏死病牛站立不稳,行走困难,严重时蹄匣脱落;如牛疼痛、表现挤奶反抗,时间长时,可以引发乳房炎,泌乳量减少,有时泌乳量损失多达75%,严重时泌乳停止。  防治措施:本病由于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必须高度重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平时应认真贯彻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定期预防接种等,当发现本病后必须迅速采取防制措施,认真贯彻“早、快、严、小”的原则以扑灭本病的流行。“早”就是发现病情要早,“快”就是隔离、消毒、防治要快,“严”就是控制和处理要严,“小”就是要将疫情局限于小范围内,不要让它扩散。  本病的防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预防消毒工作。  2、每年应定期进行预防注射,给牛注射五号病弱毒疫苗,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  3、认真做好检疫工作,未经检疫的牛一律不准调出或引进。  4、加强屠宰场,肉食品加工厂和畜产品交易市场的检疫工作。  5、发生疫情时的措施:  ①报告疫情,当发现五号病或疑似五号病病畜时,应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通知邻近地区及时采取防制措施。  ②隔离病畜,对病畜污染的周围环境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③根据疫情情况,及时划分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对疫点和疫区要实行严格封锁。在封锁期间,疫区内的牲畜应就地圈养,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牛要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死畜应深埋或焚烧

4. 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最新版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解读:这一条是关于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是提纲挈领、牵头抓总的条款,修法最核心的要点在本条表述变化中集中体现。本条有两处重要修改,一是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修改为“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二是增加了“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表述。

第一处修改体现了国家动物防疫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的重大转变,与第三条动物防疫定义、第五条动物防疫方针相互衔接。原法中“扑灭”的定义,更多与具体疫情处置相关,是动物疫病控制措施的一种,不宜与预防、控制并列。如新版《动物防疫法》第十四条里就使用了“动物疫情扑灭”的表述。净化、消灭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动物防疫策略,是在预防、控制基础上逐步根除疫病病原的进一步措施,与预防、控制共同构成动物防疫的主要内容。《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均有实施动物疫病净化消灭的表述,后者明确提出“实施动物疫病净化计划,推动动物疫病防控从有效控制到逐步净化、消灭转变”,可见在国家层面早已明确实施净化、消灭措施。本次修法将净化、消灭纳入动物防疫范畴,是对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内涵与链条的重要完善,是对新发展阶段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方向指引,应引起动物防疫工作者的重视。

第二处修改是在三审过程中增加的。如前文所述,《动物防疫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后,涉及人畜共患病防治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强化,此处修改也是一个具体体现。

第三条 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包括寄生虫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诊疗、净化、消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以及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解读:这一条是关于调整对象。

本条中有两处重要修改,一是在动物定义中将“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修改为“人工饲养、捕获的其他动物”,删除了“合法”二字;二是在动物防疫定义中,增加了“诊疗、净化、消灭”和“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第一处修改删去“合法”二字后,《动物防疫法》中动物的定义有所扩大,凡人工饲养、捕获(不论是否合法)的其他动物(笔者理解主要指野生动物),均应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防控措施,防止动物疫病向家畜家禽和人群传播,填补了此前法律规定上的缺项。

第二处修改,在动物防疫定义中增加了诊疗、净化、消灭、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拓展了动物防疫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动物诊疗和无害化处理与动物、动物产品检疫一样,都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都设置了专章予以规范,补充进动物防疫的定义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内容在动物防疫中的地位是相同的。此处修改后,动物防疫工作内容更加全面,监管链条更加完整,防控措施更加有效。

第四条 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一类疫病,是指口蹄疫、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对人、动物构成特别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等措施的;

(二)二类疫病,是指狂犬病、布鲁氏菌病、草鱼出血病等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危害,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严格预防、控制等措施的;

(三)三类疫病,是指大肠杆菌病、禽结核病、鳖腮腺炎病等常见多发,对人、动物构成危害,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及时预防、控制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动物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及时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并予以公布。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解读:这一条是关于动物疫病分类。

本条中有两处重要修改,一是对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分类原则进行了优化完善,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将根据动物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及时调整并公布病种;二是增加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参与制定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

第一处修改,从动物疫病危害、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的防控措施三个方面对动物疫病进行了全面分类,并要求及时调整公布具体病种。与一类、二类、三类动物疫病相对应,危害程度从特别严重、严重到构成危害,损失影响从重大、较大到一般程度,防控措施从紧急、严格到及时预防控制,逐层递减。修订后的动物疫病分类原则更加科学、清晰、准确。考虑到现行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和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制定公布已有12年,部分病种有调整需要,预计将适时启动相关名录修订。

第二处修改,增加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作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的制定部门,凸显了国家对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的高度重视,有利于统筹做好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和人的疫病防控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第七条 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检测、隔离、净化、消灭、无害化处理等动物防疫工作,承担动物防疫相关责任。

解读:这一条是关于从业者责任义务。

本条由原法第十七条修改完善而来,对从业者需要承担的防疫义务作了更加系统全面的阐述,在“免疫、消毒”基础上,增加了“监测、隔离、净化、消灭、无害化处理”等内容,从预防扩展至整个动物防疫工作,并规定“承担动物防疫相关责任”。长期以来,我国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环节从业者的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法律对其应当承担责任的刚性约束不强,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过程中,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压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可见这是防疫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修订后,法律中进一步细化、明确了从业者应当承担的动物防疫义务,较为全面地规定、落实了主体责任,动物防疫责任体系更加健全。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基层机构队伍,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群众做好本辖区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予以协助。

解读:这一条是关于政府动物防疫职责。

本条修改,主要增加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基层机构队伍”的表述,并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辖区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第一处修改,原因是很清楚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队伍一直是动物防疫体系的弱项,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中暴露得更加充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就明确指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防疫能力仍存在短板”。除前述文件外,近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都对稳定动物防疫机构、加强防疫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此次修订,基于动物防疫工作现实需要,及时将政策文件要求转化为法律规定,条文表述十分清晰完整,进一步压实了各级政府动物防疫属地管理职责,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在稳机构、建队伍、强能力方面的法定责任,为夯实防疫基础、巩固防疫能力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二处修改,是明确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责任,推动村委会、居委会在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本条)以及强制免疫(第十八条)、流浪犬猫处置(第三十条)等重要工作环节发挥积极作用。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的协作机制。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海关总署等部门应当建立防止境外动物疫病输入的协作机制。

解读:这一条是关于部门协作机制。

本条属于新增条文,主要是建立两个部门协作机制,一是建立覆盖国家和省市县四级卫生健康和农业农村、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协作机制,二是在国家层面建立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海关总署等部门防止境外动物疫病输入协作机制。

关于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协作机制。长期以来,围绕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卫生健康、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等部门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措施联动持续开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协作机制。原卫生部、农业部曾发文建立人畜共患病防控协作机制,国务院于2015年批复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同意建立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此处作为法定的协调机制固定下来,体现的依然是国家重视公共卫生安全的态度。

关于防止境外动物疫病输入协作机制。当前我国境外动物疫病防范形势依然严峻,防堵压力很大。虽然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先是质检总局,后是海关总署)与农业农村部在制定禁止进境名录、检疫疫病名录和发布禁令、解禁令等方面共同开展了多项工作,但近十年来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牛结节性皮肤病等动物疫病先后传入,说明仍需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和联防联控,不断提高监测分析、风险防范的能力和效果,切实防堵境外动物疫病传入。新增这一机制的规定是本次修法的一个亮点,旨在增强动物疫病防控合力。后续《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若修订,如何与本条作出衔接,值得关注。

5. 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百科

不知道这种情况持续了多长时间了,流清鼻涕还是黄鼻涕你要说清楚。初步怀疑思胸膜性肺炎,检疫注射高倍的消炎药像阿莫西林、头孢类、罗红霉素等一天2次至少3天看一下效果。祝你成功

6. 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规定检疫范围不包括

1 动物检疫是指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发展和人体健康,由法定的机构、法定的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从这个定义来看,动物检疫包括五层含义:

1.1 动物检疫的目的。目的就是预防控制疫病,防止疫病扩散蔓延,最终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

1.2 动物检疫的法定性。法定機构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法定人员为官方兽医。

1.3 动物检疫的范围是动物和动物产品。这里的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家畜包括猪、牛、羊、马、驴、骡、骆驼、鹿、兔、猫、犬、蜜蜂等;家禽包括鸡、鸭、鹅、鸽子、鸵鸟等;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包括实验动物、特种经济动物、观赏动物、演艺动物、水生动物以及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动物产品是指供人食用、繁殖用、饲料用的动物源性产品,主要包括精液、胚胎、种蛋、卵和未经加工的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头、蹄、骨、内脏、血液、脂肪等以及可能传染疾病的蛋和奶。

1.4 法定的检疫方法:以感官检查为主,实验室检测为辅(法律明确规定的除外)。

1.5 动物检疫的法定项目:主要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法定明确了的检疫项目主要有:

猪6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

牛5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炭疽、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

羊5种:口蹄疫、绵羊痘和山羊痘、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和炭疽;

鹿、骆驼3种:口蹄疫、布病和结核病;

鸡、鸭、鹅、鸽子等11种: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喉气管炎、支气管炎、法氏囊、禽痘、鸭瘟、小鹅瘟、鸡白痢、鸡球虫病,马立克病;

马、驴、骡等4种:马传贫、马鼻疽、马鼻腔肺炎;

蜜蜂5种: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蜂螨病、蜜蜂孢子虫病、白垩病;

犬7种:狂犬病、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利什曼病;

猫2种:猫犬病和猫瘟;

兔4种: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

2 动物检疫工作流程

2.1 动物检疫申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42条规定:动物检疫实施申报制度。即本辖区内的动物、动物产品在屠宰、出售或运输之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申报检疫。

2.2 检疫申报的时间:申报检疫必须提前申报,提前申报时间为:对出售、运输的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出售、运输乳用、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提前15天申报;合法捕获野生动物的,应当在捕获后3天内申报;屠宰的动物应提前6小时申报;因生产、生活特殊需要出售、调运和因机械性损伤需急宰的,随报随检。

2.3 申报检疫的方式:主要为申报点现场填报和电话申报。

2.4 动物检疫工作流程:

第一步:货主申报。货主(申报人)申报检疫时,应提交《检疫申报单》,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还应当同时提交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批准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采用电话申报的,需在现场补填检疫申报单。

第二步:申报受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检疫申报后,一定要根据当地相关疫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受理,不予受理的,应说明理由;决定受理的,检疫人员应出具《检疫申报受理单》,告知货主检疫时间、检疫地点、检疫员和检疫员的电话号码,履行告知义务。

第三步:申报受理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派官方兽医到场、到户、到指定地点实施现场检疫。

第四步:查验相关资料、进行疫情调查。检疫员到现场后首先要查验相关资料:若动物来自规模场、养殖小区的要查验《动物防疫合格证》,看它是否在有效期内。其次检查免疫档案和畜禽标识。若动物来自散养户,重点查散养户防疫档案,了解免疫、诊疗情况。通过查验资料,我们要做到“三确认”。第一、确认饲养场和饲养户6个月内未发生相关疫情;第二、确认动物已按国家规定进行了强制免疫,并在有效保护期内;第三、确认加施的畜禽标识与免疫档案记录相符。这三条缺一不可。如果任何一条不符合规定,这个程序就可以终止,告知畜主限期整改,整改好后再重新进行申报。

第五步:临床健康检查。临床检查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操作规程进行。采用的方法是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结合动物的三态(静态、动态、饮食状态)和体温(正常体温:猪羊38-40,牛37.5-39.5,鸡40.5-42,猫狗兔37.5-39.5)、脉搏等生理指标,严格按照《现场检疫记录表》中项目逐项检查。另外生猪,还要进行“瘦肉精”检测,出具瘦肉精检测报告单。

第六步:结果判定。经上述疫情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检疫合格的,电子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检疫不合格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按规定监督货主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有无害化处理条件的直接销毁。另外,在动物装载之前,我们要实施或监督货主对车辆的车舱、车身和车轮胎进行全面消毒。

第七步:做好检疫记录登记、整理归档,档案资料至少保存一年以上,以便后查。

总之,检疫工作关乎畜牧业发展和人畜健康既是一项工作,又是一份责任,我们要做到:“五到位”“六不放”。“五到位”:一是检疫项目要到位;二是检疫程序要到位;三是检疫标准把握要到位;四是检疫处理要到位;五是检疫记录要到位。“六不放”:一是患病动物不能放过;二是患病动物的同群动物不能放过;三是疫区内易感动物不能放过;四是未经强制免疫的不能放过;五是未佩戴法定标识的不能放过;六是没有进行瘦肉精检测的不放过。

7. 反刍动物检疫规程规定检疫范围包括

1 有限2 因为牛的消化系统适合消化粗纤维的植物,而大多数水果的纤维较细,不易被牛肠道吸收,同时含有过多的糖分也会导致牛的肠胃问题。因此,主要是一些粗纤维的果实,如苹果、梨、柿子等。3 在喂养牛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品种和个体的不同情况,合理搭配饲料和水果,以保证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同时,还需要注意水果的新鲜程度和数量的控制,以免对牛的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邮箱jdapk@qq.com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营高铁开工最新消息今天(东营高铁建设最新进展)

东营高铁开工最新消息今天(东营高铁建设最新进展)

1. 东营高铁开工最新消息今天刚刚,济滨高铁、京沪高铁二线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即将正式开工,预计2025年能通车。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东营高铁站站房形式及规模已经初步确定,津潍高铁东营站为高架站房,站房总建筑面积6万平米,站房分两期建设:一期北站房及高架候车厅建筑面积4万平米,二期建设南站房面积...

卢氏洛南高速路(卢氏一洛南高速公路最新进展)

卢氏洛南高速路(卢氏一洛南高速公路最新进展)

1. 卢氏一洛南高速公路最新进展612522是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的身份证前边的数字。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秦岭东段南麓,洛河上游。介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之间。北依秦...

海南高铁图(海南高铁运行图调整)

海南高铁图(海南高铁运行图调整)

1. 海南高铁运行图调整海口、三亚机场恢复起降目前,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及三亚凤凰机场已恢复航班正常起降。海南环岛高铁逐步恢复开行7月3日10点起,海南环岛高铁、海口市郊列车逐步恢复开行。据了解,海南环岛高铁计划11:08开行今日首趟列车,海口市郊列车计划10:33开行今日首趟列车。铁路部门提示:海南环...

雅安北郊公交(雅安公交车线路)

雅安北郊公交(雅安公交车线路)

1. 雅安公交车线路雅安1路市区线路去程:汉文化广场 - 高颐阙 - 青年路口 - 金凤寺 - 区政府 - 市运管处 - 青衣江大桥 - 2中 - 音乐广场 - 华新街 - 假日广场 - 西门车站 (12站)回程:西门车站 - 假日广场 - 华新街 - 音乐广场 - 2中 - 青衣江大桥 - 市运管...

巴山全新公交(巴山全新公交车)

巴山全新公交(巴山全新公交车)

1. 巴山全新公交车你好,重庆341公交车于2022年9月3日06:00起全线线路全部恢复运行341公交上行所有公交车站共25站,途经站点1巴南大道站,2巴南大道中段站,3李家沱东站,4李家沱西站,5马王坪站,6李家沱三角碑站,7李家沱桥南村站,8李家沱大桥北站,9锦龙路站,10中铁八局站,11毛线...

新疆高铁规划(新疆高铁规划线路图)

新疆高铁规划(新疆高铁规划线路图)

1. 新疆高铁规划中吉乌铁路工期预计在2023年到2025年之间完成,总投资约为106亿元,其中财政投入约为50亿元,约占47%,市场融资约占53%。该铁路主要沿着中国西部地区的乌鲁木齐市、中吉乌齐县、新疆吉木萨尔县、新疆博乐市等地建设,全线共计约183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全线均采用双线双轨设...

包头沙河公交(包头公交车各线路介绍)

包头沙河公交(包头公交车各线路介绍)

1. 包头公交车各线路介绍8路是西沙梁开往包头站的公交车,也是昆区开往包头站的公交车之一。原先走前进道、林荫路,途经一附院,现在林荫路封闭修路,从白云路走钢铁大街了,途经繁华的包百商圈、达丽雅,穿过林荫路后又回到了以前的路线。林荫路封闭修路以后,21路、23路、32路、33路、52路等等公交车都改道...

搜索定远公交(定远公交车)

搜索定远公交(定远公交车)

1. 定远公交车机场没有直接到定远的大巴。你可以到合肥市明光路长途汽车站坐班车到定远。每天从早上7点钟到晚上5点钟很多班车的,价格大概在30元左右。时间在2个小时多一点。你可以在机场打的到明光路长途汽车站,大概在20元左右,也可以选择坐11路公交车到金大塘站下然后直走100米过了路口在右手边就是长途...

外地生育保险外地报(外地生育保险能报销吗)

外地生育保险外地报(外地生育保险能报销吗)

1. 外地生育保险能报销吗可以。生育保险待遇申领或支付标准:1.生育生活津贴在生育或终止妊娠后90日内由生育职工本人或其书面委托人持规定材料到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申领。2.产前检查费由职工个人全额垫付,在生育或终止妊娠后90日内由生育职工本人或其书面委托人持规定材料到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申领。3...

外地城市(外地城市户口怎么迁入农村户口)

外地城市(外地城市户口怎么迁入农村户口)

1. 外地城市1.登录参保地的人社局网站,使用社保卡、身份证等信息注册开通个人账户,即可查询个人医保使用明细;2.在社保卡发卡行的自助查询机上可以查询自已的医保消费记录;3.携带身份证、社保卡前往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进行查询。进入手机【支付宝】首页后,点击【市民中心】。点击【医保】。点击【医保查询】...